小吴继续写病历,对于年轻医生来说,总是有写不完的病历,换不完的药,但是无论如何,小吴心里总是胸口堵得慌。
陆陆续续,办公室的医生越来越多,大家忙里偷闲,开始聊起欧连峰的话题,边写病历边聊天,一点也不耽误正事。
对于欧连峰的遭遇,医生和护士很是同情,有几个年轻医生提议捐款,花钱请律师请媒体帮助欧连峰争取赔偿,拿回属于自己的公义。
像欧连峰这种情况在逻辑上是一个死结,根本解不开的死结,要不是三博医院愿意为他做开胸验肺,欧连峰根本没有机会获得尘肺的诊断,没有尘肺的诊断,又何来争取赔偿。
现在三博医院愿意为他开胸验肺,也就是术后可以给他依据切除的肺组织得出病理诊断,或许这是事情的转机。
想到这里,小吴心里才舒服一点。
大家正在热议的时候,突然张林进来,说了一句:“大家的病历写完没,明天医保抽查病历。”
查病历?
众人立刻停止议论,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键盘敲打声更加响亮更加密集,大家开始疯狂地赶病历,生怕病历不合格被扣钱。
“等下医保办的同事会过来,大家一起开个小会,学习讨论一下医保DRG/DIP付费方面的知识。”
DRG/DIP付费政策执行这么久,大家在临床工作中还有很多工作做不到位,对政策的理解不深,诊断和分值不会选,导致在这上面吃亏,经常出现治好患者最后让医院还亏钱的现象,所以医保办的同事们很是着急,开始在各科室巡回讲课,给临床医生讲解有关DRG/DIP付费的知识,该得的钱千万不要因为不会选诊断患分值而白白丢
杨平一个人去华侨楼查房,瑞典的卡伦现在住在华侨楼,他本来现在可以出院,但是他自己为了安全原因决定继续留在三博医院,毕竟做的手术是心脏手术,而是高难度高风险的大手术。
华侨楼目前有三个病区,内科部、外科部和骨科部,骨科部的田主任现在也是春风得意,他外圆内方八面玲珑,在华侨楼混得风生水起。
有样学样,田主任跟着两位华侨楼的两位大佬学习,那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利用华侨楼这个平台,田主任结交了大量的高能量人士。
这位优秀的华西博士既没有荒废学术,又在社交圈子收获满满,成为一个既精通学术又精通人情世故的全才。
以前田主任的哥哥在省城打工,现在跟着田主任已经成为一位开路虎的包工头。
田主任家乡观念还比较重,不仅他哥哥跟着实现了先富,先富带后富,他哥哥又把村里的年轻人带出来,组织了工程队,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可以说,田主任以自己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老家村子的致富。
在华侨楼这种地方,要的不是学术能力,而是人情世故的能力,田主任不仅没有耽误学术,而且能够用搞科研的精神来学习各种人情世故,也算是这方面的专家,实现成功地转型。
卡伦先生现在恢复得很好,因为这次手术,他对中国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而且他的儿子也利用这段时间在中国很多地方进行考察,这更加改变了整个卡伦家族对中国的看法。
他们以前获得的一些信息存在严重的偏见,真实的中国是如此朝气蓬勃,充满希望,于是他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加大与安宁的集团的合作,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有活力的市场。
看完卡伦,杨平对他的病情很是放心,后面的日子也不用天天来,派宋子墨或者徐志良来看看就行,趁着这个机会,杨平转来骨科部看看老上级田主任。
当初刚来三博医院的时候,还得到田主任的诸多帮助,记得还和宋子墨跟着田主任去石坡医院“飞刀”进行技术支援,当时还救了那个混蛋汪戈,一想起汪戈,杨平就想骂人。
想起汪戈,杨平又想起朱主任,不过现在朱主任的日子过得很好,作为安宁集团旗下保险公司的高管,年薪已经超过千万,长期带着老婆孩子旅居新加坡,虽然断了医生这条路,但是另外一条路也算走得金光四射。
其实像朱主任这种人,干什么都能成功,有头脑,有知识,有目标,有毅力,又能努力,适应能力强,哪有不成功的。
田主任的办公室很是豪华,配得上华侨楼的定位,中间摆放的茶具也都是极品,据说紫砂壶是江苏宜兴的极品货,而且每一件茶具,每一片茶叶都是极品,很多是市面上买不到的。
“不仅我们骨科部,整个华侨楼都要感谢杨教授,要不是杨教授的支持,华侨楼哪有今天的这样热闹,你看,大家是排着队来这里看病,冲的就是外科研究所的金字招牌。”
田主任一边倒茶,一边笑呵呵地说。
华侨楼的高速发展,这倒是杨平没有想到的,杨平只是专注于医术的研究,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医术提高了,医院患者的增多,这就是水到渠成的道理吧。
“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
杨平谦虚地说。
在华侨楼与田主任叙叙旧,两人聊得最多的还是医学方面的话题,田主任还是没有变,还是那个玉树临风的学者,只不过他学会了长袖善舞而已。
时间不早了,杨平与田主任告别,他拿出手机,微信有一个新加的好友,对方自称是南都医大的陆小路。
南都医大的青年人才也有一个微信群,杨平和陆小路都在里面,陆小路大概是从这个群里加的杨平吧,杨平与陆小路有过深入地交流,此人一定是个不可多的人才。
只是杨平很是奇怪,为什么在南都医大陆小路一直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助手,实在不应该,饶校长那么爱才,怎么会埋没陆小路这种人才。
杨平仔细想想,陆小路至今没有拿出得出的论文,因为所有重量级的论文全部都是第二作者,有些连第二作者都不是,也难怪饶校长没有发现他,可是从杨平的认知判断,陆小路不应该没有重量级的论文。
难道是自己误判,他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家伙?
理科这种东西夸夸其谈几乎不可能,因为涉及的东西全是真刀实枪的知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半点扯皮。
不管如何,杨平还是加了这个好友。
此时,南都医大。
正在实验室忙碌的陆小路被关汝言叫到办公室,他们的关系亲如兄弟,一起留学,一起工作,多年来从来没有闹过任何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