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先是开到马绍尔群岛。
此时的马绍尔群岛显然已经成了中美联军的前进基地,补给从各个方向往这里汇集,海军陆战队及步兵师在这里集结,舰队也在这里汇集,更重要的还是……马绍尔群岛的残敌还未肃清。
残敌还未肃清看起来似乎是件麻烦事,但有时候麻烦事也可以变成一件好事。
就比如现在,这些还没肃清的残敌为中美联军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这有点像现代所说的“适应性训练”,简单的说就是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战场的地理、气候和水文,往往会在部队投入战场前寻找一些地理条件类似的地方进行训练。
确切的说,马绍尔群岛的训练比“适应性训练”更能使部队尽快的适应战场,因为至少在这里的日军还是真的,虽然马绍尔群岛的日军打到现在已经基本弹尽粮绝毫无还手之力了。
中国舰队在夸贾林岛再一次进行补给,稍作停留后就按照命令前往一个叫吉尔斯岛的位置与第七支队集结。
到达吉尔斯岛的时候,张弛才知道为什么这个支队需要中国舰队保护……这个支队一共有五艘护航航母,却只有四艘驱逐舰为其护航,平均一艘航母还不到一艘驱逐舰护航。
后来张弛才知道,类似这样的编队其实还有三个,它们分别是第五、第六、第七支队……这三个支队大多都是由护航航母组成的,为的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就是用它们分别去轰炸要进攻的关岛、塞班岛和提尼安岛。
其中第七支队也就是张弛所属的这个支队是用来轰炸第三大岛提尼安岛的。
此战,美军进攻的重点毫无疑问的是关岛……这是当然是正确的,因为美军对关岛环境十分熟悉,而且还侦察到日军在关岛上两座机场的位置,于是关岛就是必须打赢的一仗,拿下关岛后就可以以关岛为基础再往北发展了。
另一方面,因为美军不认为日军会把联合舰队投入到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中,所以基本不考虑海空方面的威胁……哈尔西的想法是,美军主力航母支队会在第一时间拿下制空权,这样就基本没有空中的威胁了,而日军联合舰队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又龟缩不出,那还考虑什么海空威胁?让护航航母放心的去轰炸目标岛屿就是了。退一步说,就算有海空威胁,那么美军的雷达也会先一步发现它们并提前做好准备。
于是美军就把大多的主力航母支队分配到了关岛,打算集中力量用最快的速度把关岛拿下来再说,只有一个主力航母支队也就是第三支队分配到了塞班岛和提尼安岛……在美军看来,这两个方向的战事就是先进行轰炸和侦察,使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的日军无法支援关岛。
此时的美军当然不知道……日军的机场分布主要还是在塞班岛和提尼安岛,相比起关岛两个机场,这两个不在重点的岛屿一共拥有七个机场,这些机场也是日军实施远距打击的基础。
在美军进行积极备战的时候,日军也在做着各种准备。
日军把这种利用航母岛屿机场协同的计划称为“阿号作战”,在这个计划里,日军详细的把联合舰队为数不多的军舰给编成了一大堆分队……又是航空战队又是航空舰队还有什么水雷舰队、水面战队等共十三个支队。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日军的作战计划本身就很复杂,他们想利用航母和岛屿机场的双重调度,于是就会洐申出各种问题,比如哪些战机要返回航母哪些战机要前往岛屿,前往岛屿后归谁指挥,什么时候再度出战等等。因为计划复杂,所以指挥及编队自然也就复杂。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人的性格问题,他们总是想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哪些军舰负责布雷、哪些军舰负责掩护,哪些军舰负责做诱饵等……
这可以说是日本人一惯的毛病。
众所周知,考虑细节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计划是做得周密,但仗一打起来往往都不会按计划或是原先设想的那样走的,所以往往把计划制定得越周密越细致复杂,真打起来就越乱,到头来每个部份都像是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窜。
反倒是简单的计划,比如像美军那样大慨的布置下,主力航母负责夺取制空权,护航航母负责轰炸,海军陆战队及步兵师负责登陆作战……反倒在战时更容易执行,因为每个人、每个部份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不是张弛需要关心的,张弛要关心的,是怎么保护好这些轻型航母。
航速只有18节,每架只能搭截二十几架飞机……看着这些护航航母的数据张弛不由皱了皱眉头,尤其要命的是这些航母还都没有什么火力和防护力,跟商船和运输船差不多,其唯一的优点就是能供美军战机和轰炸机起降,而美军的战机和轰炸机的战斗力又是很强的。
张弛不知道的是,这些护航航母被美军调侃为“宝宝航母”,意思就是因为这种航母易燃、易损、易耗,所以脆弱的就像个需要人照顾的宝宝。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因为这些航母的建造周期都很短,美国在短短的一年内就造出了五十艘……其中最快的一艘“布干维尔”号只用了76天就建造完成了,这么快就出厂的玩意如果再要求它能与航母媲美,未免有点苛刻。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落在张弛身上……
在张弛看来,最要命的就是这些航母只有18节的航速的问题,其次就是它们全都没有雷达……这是由于护航航母载重量及电力负荷有限的原因,搭载28架战机及25门20毫米炮几乎已经到达它们的极限了。
可以想像,这样的航母支队一旦遭到敌人战机或是军舰的进攻,那将会是一场恶梦。